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要“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日渐凸显,国家开始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人们也开始对自然环境做亡羊补牢式的保护,如何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才是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非凡。“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2020年受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重创,发展受阻,究其原因,都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所致。自然生态环境是生存的载体,我们能够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宜居的环境中。习总书记曾说,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那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就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基层组织如何扮演和谐者角色。乡镇作为党委政府履行自然资源资产受托责任的最基层组织,承担着保护生态环境的首要责任。首先,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领导干部要明确执政之要是为民,为民之本是爱民,何为爱民,就是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其次,行动决定结果,基层工作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切莫竭泽而渔,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皆应功在当下,利在千秋。最后,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基层组织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充分利用乡村资源,惠及于民。注重美丽乡村建设、旱厕改革、秸秆禁烧、禁燃禁放、农村饮用水和污水处理,构建美丽宜居的乡村生活蓝图。
审计做好生态保护后半篇文章。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中国共产党在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审计工作应该在人才队伍和工作方法上着准发力,给生态环境撑起一把保护伞。一方面,审计机关应高度重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人才的培养,丰富审计人员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积极补充自然资源科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充实审计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创新审计工作方法,因地制宜开展审计工作。做足审前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资源资产结构;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观察分析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关资金的筹集和运用;完善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分析表,便于量化及考核。(怀宁县审计局 胡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