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不止于醒 更重在行

2022-04-26 责任编辑:徐 绢雅 来源:安庆人民政府网

  近期,《瞭望》新闻周刊连续推出深度报道《安庆觉醒》和评论《需要觉醒的不仅仅是安庆》,引发舆论广泛关注。记者了解到,在故事的发源地安徽省安庆市,干部群众也展开热烈讨论,为安庆的发展出谋划策。觉醒是思想上准备,一城一地要想发展得好,觉醒之后,更要见诸行动。

  安庆从不缺觉醒的基因,过去是,现在也是。2021年,《觉醒年代》的热播和出圈,让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曾经安徽省省会的安庆,走出了陈独秀、陈延年、陈乔年等“觉醒”人物的安庆,着实火了一把。但这个热闹,并不能遮蔽安庆近些年发展的不足。安庆也充分认识到自身发展的窘境,剑指发展不快、发展不优这个主要矛盾,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思想觉醒是先导,行动觉醒是落实。脑袋动起来后,步子也要迈起来。觉醒的前提是承认落后,觉醒的要义是加速追赶,觉醒的结果是敢于跨越,以觉醒者的心态、追赶者的姿态、赶超者的状态,奋起直追、奋力拼抢,才是真正的觉醒。

  从2022年初开始,安徽大力推进作风建设,“一改两为”(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的劲风吹遍江淮大地。安庆在开展大学习大讨论之后,鲜明提出“一改两为”必须聚焦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必须聚焦“双招双引”、“双招双引”必须聚焦大项目大企业,要破躺平、畏难、拖沓、虚假之弊,兴争先、担当、快干、务实之风。

  需要看到,类似安庆这样的老城市,不是没有发展,而是长期以来一些固有的观念、僵化的制度拖慢了步子,这就需要对症下药,对病开单。

  针对干劲不足,安庆每季度开展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的“三看三比”观摩点评活动,力争干出扬长补短、后来居上的新业绩;针对营商环境不佳的诟病,坚持顶格推进“双招双引”,每月举办“宜咖吧”企业家沙龙,打造“满宜办”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雨中打伞”的贴心;针对人浮于事的顽疾,当地出台“发展退位、干部让位”实施意见,在重大试点、中心工作中“揭榜挂帅”,以“赛马”促“选马”。这些措施可谓刀刀见肉、针针见血。

  觉醒之后,要努力抬头望——首先是回首望:重拾曾经的拓荒牛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二是登高远望:向时代纵深望去,明确发展之“时”,向经纬望去,明确发展之“势”。从过去安庆石化的一家独大,到现在努力把新能源汽车、化工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从过去的等靠要到善用市场的力量、资本的逻辑打造“双碳”“双生”基金丛林;从“铺天盖地”量的扩张,迈向“顶天立地”质的提升,发展新经济业态。

  就一座城市的发展来说,一个人的醒来不叫觉醒,众人拾柴、全员参与,才能形成磅礴觉醒之势。安庆,自古人杰地灵,有着“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淳朴民风,这里向全国乃至海外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30多位。老乡,昔日安庆引以为傲的名片,成为安庆“觉醒”的抓手。安庆人提出了“内搭平台、外联老乡”的新打法,让人才真正成为这座城市的“能量核”与“增长极”。

  觉醒或是一瞬,而行动则需久久为功,比拼的不是哪一刻的精彩亮相,而是长久的蹄疾步稳。“丢下一粒籽,发了一颗芽。”这出有名的黄梅戏《打猪草》经常在安庆市区多家黄梅剧院上演,这句唱词也成为每个安庆人的“心声”。我们看到,安庆各行各业正在发芽拔尖:安庆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安徽“第三极”,美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正威潜阳新材料产业园等一批百亿级项目加快推进。前几天安徽省发改委公示,安庆经开区首进全省10强,桐城经开区位列全省20强,这是觉醒的果实。

  不尽狂澜走沧海,一拳天与压潮头。安庆,这座老城的“觉醒”,与中国其他城市转型发展一样,是无数人的期待,更是这个时代的必然。安庆需要抓住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国家战略以及一些省级战略的契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做到以知促行、知行合一,是“觉醒”的应有之义。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陈尚营 陈诺)